书法教育网
  • 0371-61657710
  • 0371-61657707
  • hnszxxxljk@163.com

明明白白我的心——一起危机事件后的家庭心理辅导

  • :2021-12-20
  • 来源: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17年第2期
  • 浏览量:1001

〔关键词〕心理干预;家庭心理辅导;亲子互动

一、基本情况

六一节刚过,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的心理老师就打来电话,请求我对该校的一个男孩进行危机后的心理干预。该老师对男孩的情况作了大体的描述:

江××, 男,10 岁, 五年级学生, 平时表现良好, 学习认真, 是公认的乖巧、省心的学生。但近来,他的行为敏感而且偏激, 令人非常担心。如, 同学不小心碰撞了他就要立即给他道歉,否则他就会很委屈地觉得自己被欺负了。一次和同学玩得不顺心哭泣起来, 同伴指责他说:“你怎么这么爱哭!”江×× 听罢又羞又愧,当即绝决地表示“要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”,理由是“把眼珠子抠出来后,就不会哭了”。

本次事件发生在六一的前一天:老师正在组织彩排,江×× 在座位上收拾自己的书本,一位同学经过时不小心碰撞了他, 江×× 向老师告状说“有人欺负他”。但老师忙于彩排没有及时理会, 江×× 非常激动地认为“自己被同学欺负了,老师却不管”,于是冲出教室,爬上走廊就要跳楼,好在几位学生眼疾手快拽住了他,才避免了一场事故。

听了该老师的叙述, 我非常诧异:江×× 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受害者心理和过激的解决问题模式?排除了他在学校遭遇刺激性事件的因素后, 我意识到, 江×× 的问题或许来源于家庭互动关系和家庭教育。

原来,江×× 家里有五口人, 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。哥哥在县城读高中,住校,成绩优秀。父母均为农民, 目前, 父亲外出打工,家中还有妈妈、爷爷、奶奶一起生活。母亲介绍说, 自己近期也准备外出打工, 但由于孩子发生了这种事就耽搁下来了。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与老师的一致: 比较懂事, 能自觉学习…… 但与人玩耍吃不得一点儿亏, 常常委屈地哭着回家, 而家长对此主要的回应模式是:

1)厌烦——不问原由、不安慰,简单地批评了事;

2)不理会——“让他(孩子) 哭一会儿自然就好了”;

3) 拿哥哥和他比较, 数落他。

母亲困惑地说:“我们从没有因为他是家里的小儿子而更加宠爱他,他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”

二、辅导过程

男孩子的确是比较文静的那种, 在辅导过程中, 他显得很配合,但神情中带着淡淡的忧郁。

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,我首先请江×× 画了一幅“房树人” 的图画。从作画过程及画面,我直观地了解到: 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较高,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、尊重,依恋家庭……于是我决定和他从谈“家的感觉”开始。

师: 看得出, 家在你心中很有分量呀。谈谈对爸爸的感觉, 好吗?

生: 有时会想爸爸, 想打电话给他,但最后还是没有打。

师:为什么呢?

生:(不好意思地搔着头)不知道说什么好……

师: 那么, 你可以听听爸爸说话呀。想想,假如电话接通了, 爸爸可能会对你说什么呢?

生:(模仿爸爸的口吻)要听爷爷奶奶的话, 听妈妈的话, 要好好学习……

师:还有呢?

生:没有了(低下了头)。

师(提示):爸爸可能会这么说吗—— 儿子,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?在学校里有什么开心或者烦恼的事情? 有哪些好朋友? 和小伙伴们都玩些什么?……

生:(摇头)不会。

师:假如爸爸以后这样问你, 你喜欢吗?

生:喜欢(露出了笑容)。

……

师(问母亲):你爱这个儿子吗?

母亲(脱口而出):当然爱呀!

师( 点头表示认可): 那么, 你有没有因为儿子的懂事而当面夸奖过他?

一阵沉默之后, 母亲轻轻地说:“好像没有。 ”

师: 你能说出儿子的五个优点来吗?

在良久的等待和教师的提示下,母亲艰难地完成了任务。

至此, 我完全读懂了孩子的渴望和委屈;读懂了孩子害怕被父母抛弃的恐惧和压抑。母亲沉默了。接下来, 我采取了以下辅导措施。

1. 指导母亲拥抱孩子

让母子在拥抱中感受浓浓的血缘亲情。这个渴望爱的孩子在母亲怀里泪流满面,“爱的滋养” 瞬间化解了他的怨恨和委屈;母亲也双眼湿润。

2. 进行认知教育

1) 让该生知道“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”,伤害自己就是伤害父母。

2) 运用“ 自我开放的策略”,让他明白: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我们应该允许别人批评自己。

3. 情境训练:《被撞之后》

1)大声告诉自己“没关系! 他不是故意的。因为我们一不小心也会撞到别人”。

2) 平和地向对方陈述“ 你刚才撞到我了”,并要求对方做出处理。

3) 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, 你还是很生气, 马上离开现场, 等到心平气和后, 再找他或找老师妥善解决。

随后, 指导江×× 签订《不伤害自己的承诺书》一式三份, 并张贴在自己的床头,以便每天阅读,牢记于心。

4. 给母亲布置家庭作业

说服孩子母亲不外出打工, 留下陪伴孩子。并布置了家庭作业:

1) 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, 给孩子内心注入爱的能量。

2) 学习寻找孩子的优点, 并给予表扬。

3) 利用适当机会, 让孩子接触生活中的“死亡现象”,了解死亡的真实含义。

4)阅读亲子书籍。

三、辅导效果

一个月后回访, 家长和老师都反映:江×× 现在遇事没有了过激行为,人也变得越来越阳光、越来越开朗了。

四、个案评析

中国是个很重视家庭的国家,但中国父母常常羞于表达对子女的爱,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( 如严格教育是爱, 为孩子攒钱是爱,用男子汉标准要求儿子是爱)使一些家长的育子行为变得本能、主观、简单和压抑, 一些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。笔者建议:在亲子互动中父母要学会大声说出自己的爱,这应成为家长人生的重要一课!

 

 (本文刊登于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17 年第 2 期。作者单位:福建省光泽县教师进修学校,南平,354100

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